低温烹饪就很符合分子烹饪,因为这种烹饪是理解了三文鱼的性质,经过科学精准的控温加热,按照严格恒定的较低温度和时间对食物进行加热的方法,虽然三文鱼鱼肉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,其实鱼肉已经熟透了,有一种像果冻的味道。

当西方人将分子料理这一理论推出并实践后这的确颠覆了传统烹饪。所以有很多人认为分子料理是烹饪的颠覆之作也有一些道理,它将食物烹饪变得更科学更合理。

当然也有人认为:这是对传统中餐烹饪最大冲击,在烹饪方式上我们已经落后了,因为中餐烹饪全凭厨师经验和习惯没有借助科学理论,包括科学仪器。

其实这是很令人捧腹的一种言论,我们也不用想太多。之前我们说道老外在烹饪上的确喜欢借助科学仪器,比如天平、温度计等等科学设备。在生活中的体现就是:西方人可能27减9都需要借助计算器这种科学仪器。

而中餐呢?是经过千百年时间总结、并流传、改进的烹饪方式。实际上科学也需要时间来验证,在这点上中餐烹饪早就做过了。

其实外国人认为食物烹饪颠覆之作的“分子料理”在中餐里也有很多,而且中餐很擅长。举几个例子,比如我们吃的豆腐(豆腐在中餐里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,而分子料理西方人在1988年才提出)黄豆打碎制浆、凝固成形、获得豆腐,其实也借鉴了分子重组这一现象。

​还比如中餐棉花糖、松花蛋、皮冻等等食物,都是分子料理在中餐的表现,只不过我们没有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罢了。

​事实上分子料理理论的推出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,因为食物原来的味道和它们的形状是深入人心的,比如玉米就应该有玉米的味道,如果一条鱼是玉米的味道,肯定也有人接受不了。就像有网友说道的那样:把做菜弄得像搞化学实验一样,本身就是对食物的曲解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